



从一名青涩的工程师到全国先进工作者,他用二十五载光阴,以坚定的信念、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奋斗,在嵌入式基础软件领域踏出了一条闪耀着爱国之光的奋进之路,锻造了电子装备操作系统“中国魂”,以匠心铸就高端装备基石。他,就是中国电科32所基础软件部主任李健。
初心启航:筑梦国产操作系统
2000年,22岁的李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踏入了中国电科32所。彼时的李健,青涩却充满朝气。彼时的32所,鉴于高端电子装备对嵌入式操作系统自主创新的迫切需求,成立了操作系统部,专注嵌入式基础软件产品的研制。李健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满腔的报国热忱和一股不服输的拼劲,迅速在团队中崭露头角,成为研发团队核心骨干。
在那段艰苦的研发岁月里,无数个日夜,李健和团队成员都泡在实验室中。面对技术难题,他们没有丝毫退缩。经过不懈努力,2003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 “锐华”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V1.0 版呱呱落地。这一成果,在国产嵌入式软件领域宣告着自主研发的力量。
创新突破:“锐华”系统迭代升级
此后的二十多年,李健勇挑重担,带领团队研制、推广的“锐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如今已发展到 V6.1 版,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自主创新重大装备领域的闪亮名片。
与此同时,李健主持研制的银河锐华终端操作系统也取得重大突破。面向国产移动低功耗平台,他带领团队攻克安全运行环境、通信处理、智能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难题,让这款操作系统成为专用手持/平板类终端的“智慧大脑”,数万套装备应用的背后,是保障安全的坚实力量。
安全筑基:硬核守护大国重器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李健深知高端装备对操作系统安全可靠的严苛要求,主持研制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安全认证版产品ReWorks Cert,是国内第一个通过国际功能安全标准IEC 61508 SIL3 和 EN 50128 SIL4 级的操作系统,成为国产软件的骄傲。如今,它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工业控制、核电、医疗等领域。上海轨交 15、18 号线平稳运行的背后,国铁新型列控系统高效运转的支撑中,国内首套嵌入式全栈国产化控制系统在华电弁山风场成功投运的成就中,都有“锐华”操作系统的身影。
育才强链:构建自主生态体系
在李健看来,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作为部门主任,他不遗余力地开展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5月,他带头创建“李健创新工作室”,培养了嵌入式基础软件相关领域优秀人才百余人;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他言传身教,近三年培养了10余名优秀硕士研究生,这些青年才俊如今已成长为嵌入式软件领域的生力军。
李健积极推进产业链建设,紧密结合应用需求,打造自主创新、软硬一体、集成化、领域优化的解决方案,加强产业链技术协作。同时,他积极构建领域共性技术平台和实验验证环境,协同打造功能平台,优化生态系统。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他积极推动校企深度合作,与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模式既为高校学子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企业锻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技术尖兵队伍。
在探索与奋斗的道路上,李健始终牢记科研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一路奔跑、一路攻关,不断突破嵌入式基础软件的理论和技术瓶颈。他一步一个脚印,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在科技强国之路上书写着先进工作者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