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风采

曲卫斌:痴迷工作的平凡英雄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29日 编辑:新闻中心

  机床背后常年摆着一张折叠床,普普通通蓝白格薄被整齐摆放在床头,床铺离着墙边暖气片不远,曲卫斌在方寸之间圈出的一个自己的“小世界”。在这里,他见过深夜厂房里明黄的灯光,听过静谧夜色里轰鸣作响的机床声,熟悉夏日的暑气漫漫,感受过冬日的昼短夜长。

  

  在20所装备制造部从事钳工、数控加工的17年中,曲卫斌从未停止思考与创新,从青涩少年到技术能手,他先后荣获陕西科技系统青年创新创效活动先进个人、陕西科技系统青年岗位能手、20所青年岗位能手、“智慧青春”创新个人特等奖、20所质量QC一等奖、20所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成为享誉装备制造部的技术能手、创新能手。

  能够取得这些成绩,用曲卫斌自己的话说,靠的就是对本职岗位的热爱、对创新创造的执着、对解决问题的执拗。

  

  曲卫斌始终坚持临难不避、实干笃行。去年年底突逢疫情,在非必要不留人的严格要求下,偌大的钣机车间厂房只能驻守两位员工,保障每道生产工序正常运行。曲卫斌主动申请坚守岗位,“我在焊工干过,机床我也都熟悉,‘剪冲压折’这条流水线的工序、软件我也熟”,他扛起以往5人小组的生产任务,抓紧一切时间投入工作。为追赶进度,他为自己加码,疫情期间严格执行“5+2”工作制度,连吃饭的时候都不忘翻翻手边的杂志,思考如何通过改善软件来提高产品质量或改进工艺来压缩生产周期。在他的努力下,40天,钣机车间顺利完成了车载产品机柜和机箱、机载产品托架、真空钳焊所需工装等零部件的加工,曲卫斌超额完成原定下达给自己的任务,确保了军品任务的顺利交付,也为2022年完成科研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曲卫斌始终坚持提升本领,勤于思考。曲卫斌心中一直有着“军工梦”,参加工作后,他非常珍惜能够在军工科研院所工作的机会,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购置了许多工艺、编程类书籍,工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向师傅请教,敏而好学的他不但很快掌握了多类工种技能,还熟练掌握了工作职责外关于UG、AUTOCAD等结构设计编程技术,为后期开展岗位创新创效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QC项目、日常工作中很多小创新都源于他自己设计加工的图纸、主动设计改善的软件。工作中,曲卫斌经常主动与设计、工艺人员一同探讨,也乐于分享经验,推动了军品项目中图纸、工艺文件、机床程序等的改进和优化,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技术专家、质量师的认可。

  

  曲卫斌始终坚持创新掘进,勇立潮头。创新已溶于曲卫斌的血液,他在多个军工产品的加工生产中展现出心思独到的一面。他习惯性地观察着日常工作中的“疑难杂症”,思考着每一个小细节提升改进的可能性。某机载产品托架折弯后留有压痕,表面质量影响了产品交付,而购置无痕压弯机费用昂贵,曲卫斌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仅花十几元采购了几块磁铁,在数控折弯机上设计制作无痕压弯装置,解决了一直以来数控折弯机折弯过程中产生零件表面压痕的问题,成为小成本解决大问题的典范。机箱“把手”几十年来都使用热弯工艺,耗时不说,产品的一致性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曲卫斌看在眼里,思考能不能通过改进工艺来解决这个困难,结合自己对机床的熟悉和软件编程的灵活运用进行技术革新,从机床里出来的“把手”减少了变形概率、防止了表面压痕、提高了加工效率,最重要的是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要求,曲卫斌也收获了领导同事们的“点赞”。

  创新来源于钻研,钻研的根基在于热爱。只有爱岗敬业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工作的共鸣点,电科西北、20所还有无数个像曲卫斌一样痴迷于工作的平凡英雄,他们相信,只要今天踏踏实实地奉献,就能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创造出“放眼昆仑绝顶来”的美好明天。

  (来源/电科西北)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