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新闻联播】汤加海底火山喷发 “海丝一号”拍摄到灾后卫星图像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1日 编辑:新闻中心

  编者按:

  1月19日,《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栏目专题报道了中国电科第一时间利用“海丝一号”SAR卫星,对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喷发的重点区域进行应急拍摄。

  

  中国电科连续两次成功获取汤加王国首都努库阿洛法地区与汤加王国洪阿哈阿帕伊火山地区的灾后SAR卫星影像,这也是全球第一个完成火山喷发灾区拍摄的高分辨率雷达卫星数据。卫星影像显示,300万平方米的洪阿哈阿帕伊岛几乎完全被海水淹没,仅剩岛屿西南部16.5万平方米和东南部2万平方米的火山锥露出海面。之后,“海丝一号”又对距离火山口65公里的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进行观测,发现努库阿洛法基础设施并未受到明显损坏,首都所在的汤加塔布岛北部和南部海岸线未发生明显变化。

  中国电科高级工程师乔兴旺介绍,通过SAR拍摄的图像发现,汤加首都的建筑没有明显的受损现象,包括在海岸线上的一些船只、桅杆,也是没有受损。城市的建筑、运动场、植被和房屋,没有看到明显的受损迹象,具体损伤情况还要通过多次图像的积累去评估。

  根据火山喷发前后的光学影像对比图可以清晰看到,由于蒙上了厚厚的火山灰,从空中俯瞰,火山附近岛屿的颜色已由之前的彩色变成了灰黑色。

  乔兴旺表示,SAR卫星之所以能在第一时间拍到这么清晰的影像,是因为SAR是微波成像,不受光学影响,白天和黑夜均可成像,它可穿透云层对整个地面的形态进行成像,因此可获得高清影像。 

       目前,“海丝一号”SAR卫星数据已通过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给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南太平洋委员会(SPC)、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地球观测组织(GEO)、新西兰外交贸易部(MFAT)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等国际组织,开展灾情实地核查和分析评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