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马尔康的扶贫日记4:战斗在防控一线
编者按: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突如其来的疫情,更给脱贫攻坚带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面对更重的任务,更高的要求,29所派出的四位驻村工作干部牢记所党委的嘱托,坚定、顽强、乐观、自信地携手战斗在马尔康的山山水水间。在此刊载他们发自一线的抗疫扶贫日记,以作为我们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一份侧写。
回到住所后我才意识到,我、德金初、张晓静一起走进隔离小区时,竟然忘了像电影电视里那样来个相互鼓励打气的仪式。
今天是我在防控一线的第16天。
大年初五,马尔康市确诊一例输入性病例,防控压力陡增。接到征召的电话,和爱人商量后,我将5岁的孩子寄放在老家父母那边,1月30日就回到了马尔康镇。
根据镇党委的安排,我牵头负责马尔康镇美谷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首先花了三天时间,完成了对社区全部3400余户7600余名居民的全覆盖走访。现在,我和镇上安排的50余名负责美谷社区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一起,每天都要将这3400余户居民重新再“筛”一遍。虽然很累,但社区的群众很支持,也很理解我们。每天做排查时,敲开门,几乎各家各户都会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去歇一下。为减小交叉感染的风险,我们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一般都在走廊上完成信息填报。而这时,社区群众往往又会硬塞给我们几瓶矿泉水或各类零食。哪怕我们一再谢绝,但每天的排查结束后,兜里多少都会被留下点糖果什么的……
今晚10点左右,突然接到电话,社区内一名居民发热前往定点医院就诊后被医院留观,初步确定为疑似病例。同一栋楼里的所有居民需要我们马上去做居家隔离。我赶紧通知了同组的德金初和张晓静。当我们仨在小区集合时,镇上的领导和派出所的两三位同志也已赶到。做好防护措施后,我们抑制住内心交织的害怕、紧张和临战的激动,进入隔离区,敲开了每家每户的门……
其实,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并肩战斗,我们哪里还需要这样的仪式?胸前佩着党徽,臂上戴着袖箍,我们哪里还需要这样的仪式?我想起前几天,我们走访完一位叫泽郎斯基的阿婆。当我们走出小区时,老阿婆还不舍地趴在窗户上对我们大喊:“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有这样的群众,我们哪里还需要别的仪式来鼓励和打气?
4月4日,星期六,阴
索朗又打电话来,一定要请我去看看他的跑山鸡。“一个个精神得很,满坝子跑。多亏了你们啊,你来看看嘛!”
索朗的跑山鸡养殖场,属于咱们电科扶贫工作中“因地制宜、精准扶贫、造血为主”的一个小典型。
索朗一家前两年便已经“摘帽”了,但他“眼光”很高,不满足于仅仅是脱贫。他去年找了村委会几次,希望能参加村集体经济什么项目,合伙搞点什么产业;村上于是问我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习主席说,“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面对“我要奔小康”主动性、积极性这么高的群众,哪有不帮的道理?我征询了索朗的想法后,向所里说明情况;去年底,所里向阿底村定点划拨了一笔专款作为产业扶持资金,资助索朗搞起了跑山鸡养殖。上个月,第一批500只鸡苗入栏。按索朗的说法,一个月下来,小鸡苗已经开始长得膘肥体壮了。
熬不过他一再邀请,我把防控工作那边安排好后,便告个假到了索朗的养殖场。
远远地就听到了嘈杂的“咯咯咯咯”声。索朗把养殖场归置得不错,室内室外一共有600多平方米,室外有个平坝子,用防护网围了一圈。索朗指着鸡舍和一只只跑山鸡讲着自己这小半年来的操劳,话里满是喜悦和满足。“感谢你们29所啊,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这个养鸡场的想法不晓得好久才能实现。”临走时,他又“旧事重提”:“再等两个月你来抓两只回去烧来吃,资格的跑山鸡,味道肯定好吃得很。”
鸡肯定不能来“抓”,但索朗这份心意,我领了。我知道,这既是他对我们表示的一份谢意,更是想以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他以自己的汗水,为自己和家人铺就着奔往小康的路。
4月28日,星期二,晴
刚才本想着给女儿微信通个视频,结果不知怎么的却拨到了所里的哥们儿那里。
今天接到正式通知,“五一节”放假,坚守社区防控。因为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也没什么;但必须给女儿“请个假”,不然过不了她这“关”。老家虽然和马尔康隔得很近,但自从1月30日到现在,也就清明节回去了两天。幼儿园没复课,不好把她接回成都;这“五一”不放,下一次抱她就说不好是等到什么时候了……
文 吴超 挂职马尔康市马尔康镇党委副书记,驻马尔康镇阿底村工作队员